正在加载今日诗词...
lishijiLishiji  2025-06-16 18:11 深谋之道 隐藏边栏 |   抢沙发  2 
文章评分 0 次,平均分 0.0

在日常浏览网页、观看视频或在线购物的过程中,我们通常会忽略一个关键环节——DNS解析。然而,正是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中,隐藏着一种悄无声息却危害极大的网络攻击手段:DNS劫持

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DNS劫持的原理、类型与防御方法,带你一探网络世界中那只“看不见的黑手”。


一、什么是DNS劫持?

DNS劫持(DNS Hijacking),是指攻击者通过非法手段篡改DNS解析的结果,从而将用户访问的正常网址指向错误甚至恶意网站。

通俗点说,你以为你打开的是 www.taobao.com,但实际上你被悄悄地带去了一个钓鱼网站,界面看起来一模一样,却会窃取你的账号和密码。


二、先了解一下DNS解析流程

要理解DNS劫持的原理,先来快速复习一下DNS解析的正常流程:

  1. 用户在浏览器输入一个域名,如 www.example.com
  2. 系统先查找本地缓存,如果没有命中,就向DNS服务器发起查询;
  3. DNS服务器查询一系列权威服务器,最终返回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;
  4. 浏览器拿到IP地址,向目标服务器发送HTTP/HTTPS请求;
  5. 网页加载完成。

这个过程看似安全,但如果攻击者控制了这个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,就有机会进行DNS劫持。


三、DNS劫持的常见类型

1. 本地DNS劫持

方式:恶意软件或病毒篡改本地DNS配置,比如修改hosts文件或系统DNS服务器设置。

特点:只影响被感染的本地设备。

示例:本地hosts文件中被加入了 www.baidu.com 123.123.123.123,导致访问百度时被重定向。


2. ISP级DNS劫持

方式:运营商在用户DNS请求过程中插入干预,比如强制返回广告页面。

特点:不一定是恶意行为,但极具争议;常用于插广告、限制访问某些网站等。

示例:你输入不存在的网址,结果跳转到了某运营商的广告页面。


3. 中间人攻击(MITM)

方式:攻击者伪装成DNS服务器,在网络传输中截获并篡改DNS查询响应。

特点:通常发生在公共Wi-Fi环境下,利用ARP欺骗等手段。

示例:在咖啡馆使用免费Wi-Fi,结果访问银行网站时被重定向到钓鱼网站。


4. 域名注册商层面的劫持

方式:攻击者入侵域名注册商账户,篡改域名解析记录。

特点:影响范围广,一旦成功,所有访问该域名的用户都会受到影响。

历史案例:某些大型网站(如Twitter)曾因域名注册商被攻击,导致官网被劫持。


四、DNS劫持的危害

  • 信息窃取:如账号密码、信用卡信息等
  • 诈骗钓鱼:诱导用户点击假冒页面或下载恶意程序
  • 广告注入:强制跳转到广告页面,影响用户体验
  • 通信阻断:用于封锁某些网站或服务

五、如何防范DNS劫持?

1. 使用可信的DNS服务

推荐使用加密DNS服务,如:

  • Cloudflare(1.1.1.1)
  • Google DNS(8.8.8.8 / 8.8.4.4)
  • 阿里公共DNS(223.5.5.5 / 223.6.6.6)

并开启DNS-over-HTTPS(DoH)或DNS-over-TLS(DoT)功能。


2. 避免使用公共Wi-Fi访问敏感信息

如果必须使用,请搭配VPN或HTTPS连接。


3. 定期检查本地配置

查看和清理hosts文件,确保DNS设置未被修改。


4. 启用HTTPS和证书校验

使用浏览器时注意是否显示绿色锁🔒,并警惕证书异常警告。


六、总结

DNS是互联网通信的“电话簿”,一旦被篡改,后果不堪设想。DNS劫持正是网络攻击中最“隐形”的利器之一。

看不见的威胁,不等于不存在的威胁。

要想在数字世界中行走得更安全,理解并防范DNS劫持,是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。

 

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lishiji
Lishiji 关注:0    粉丝:0
仙之巅,傲世间!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
发表评论

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
扫一扫二维码分享